戰術要點20課|第4講:理解熱量是如何穿透滅火防
本系列課來自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簡稱UL,即美國保險商實驗室)的消防安全研究所(FSRI)所發布的專題報告“消防員研究的20項戰術要點。”
作為消防員,我們應該了解熟悉我們使用的個人防護裝備的應用場景及局限性。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的防護裝備防護性能越來越好,也越來越舒適,但我們仍然要重視兩個關鍵因素——熱飽和和熱量積累。
—Sean Gray
本期,我們聊聊熱量是如何穿透我們的滅火防護服的
簡單了解一下滅火防護服
17式滅火防護服
老美的滅火防護服
滅火防護服的主要性能要求有: 外層阻燃防火性能、隔熱性能、防水透氣性能、防靜電性能、反光帶的反光性能。
滅火防護服是由外層、防水透氣層、隔熱層、舒適層多層織物復合而成的。
無論是我國還是美國,對滅火防護服都有相應的標準,這里就不再贅述。我國的主要有國標《消防員滅火防護服》(GA 10-2014),美國的主要有NFPA 1971(已修訂到2018版)。
我國滅火防護服標準
美國滅火防護服標準
消防員在滅火時一般處于高溫和烈焰的環境中,所以無論是美國還是我國的滅火防護服標準中 ,熱保護性能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但是除非是新科技新材料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否則一般情況下,增加防護性能意味著增加滅火服的重量,所以防護服必須平衡保護性跟便攜性。可以說防護服就是我們消防員的盔甲,但提升性能那是科學家的事,我們的任務是使用好防護服,充分認識防護服的局限性。
熱量是如何在滅火防護服傳遞的
防護服發揮性能有三個不同的階段,這三個階段發生于一段較短的時間內,且目的都是在消防員面臨轟燃或回燃危險時保護消防員。
第一階段是轟燃,在此階段,防護服暴露于高溫下(可能為 800 - 1000°c),并吸收大量的熱。 這種吸熱現象會使防護服纖維膨脹并變厚,有利于消除傳導性熱傳遞,并最終減少傳遞到身體的熱量。 在此過程中,外層面料防護水平保持不變,使消防員能夠逃脫并遠離熱源。
如果消防員遇到轟燃、回燃等極端火災現象,不論防護服采用何種材料制成,最重要的是盡快撤出危險區域,逃到安全的地方,并脫下防護服(包括上衣和褲子)。
第二階段是逃生,此階段防護服會保持柔軟和靈活,直到冷卻,為穿著者提供額外而關鍵的數秒保護時間。 在此階段,不會發生開裂。 但所有消防服(無論其結構如何)都會繼續積聚熱量,因此務必脫下消防服以避免因逐漸積累的熱傳導傳遞導致的燒傷。
最后一個階段是恢復,在此階段,消防員脫下外層防護服,以便降溫,并從事故中恢復。 同樣,防護服繼續逐漸冷卻,并釋放仍然較多的剩余熱量。
未來滅火防護服的趨勢展望
2015年,一項針對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的調研文章《What do firefighters desire from the next generation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Outcomes froman international survey》,通過對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的消防員的調查,未來個人防護裝備的智能指標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
個人定位系統;
輔助降溫;
無線通訊;
視覺支持;
過熱預警系統。
結束語
近年來,美國的研究表明,在高溫下消防員受熱應激的影響,會出現心率加快、免疫力下降、身體水和電解質紊亂等。研究也表明消防員比普通人群心臟病及中風等發病率要高與跟從事的高溫環境有關。
所以,請時刻記住,我們不是鋼鐵俠,更不是金剛狼,我們只是穿上防護服的消防員,一定要時刻認識到我們裝備的局限性!
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我們消防員的職業健康問題,因為我們不希望消防員戰勝了火魔卻戰勝不了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