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千人的工廠做安全工作的感受
轉載。
在國內,企業規模有著明確的劃分標準。擁有三千人的工廠,無疑屬于大型企業的那一類。或許有人會單純地認為,人數眾多的工廠,配備的安全管理人員也會增多,那么從事安全工作自然會輕松不少。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
我所在的工廠EHS 部門有 15 人。其中,有8 名專職職業健康、安全工程師,4名環保工程師,還設有安全環保主管各1人(經理級),以及1位總監(部長)。
總體而言,團隊規模相較于員工總數顯得精簡(如果您是一個資深安全工程師,那我相信您可能知道我想表達什么意思),但身上的擔子可一點也不輕,因為咱們還要負責一些工會和黨建的工作。
而我作為安全工程師,主要負責管理幾個車間的安全工作以及新蓋擴建項目的“三同時”工作。這意味著除了日常的車間安全管理之外,我還需深度參與新建或改造工程的設計、施工與投產全過程,確保其嚴格遵循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的原則。
之所以想寫這篇文章,其實也是因為在安全交流群看到一些朋友,羨慕在大廠做安全的人,但實際上大廠工作也有一些煩惱:
01 安全考核的壓力如泰山般沉重
集團總部對安全工作設定了近乎苛刻的目標——全年“零事故”。這一要求使得任何一次事故,無論大小,都可能成為影響績效的“罪魁禍首”。
例如,不久前的一次小事故,盡管后果并不嚴重,但卻引發了繁瑣的調查、整改流程,以及隨之而來的績效扣罰。這種高壓態勢,就如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提醒要保持高度警覺,不容有任何閃失。
02 各種總結報告仿佛永遠沒有盡頭
工作日志、周工作總結與計劃、月度工作總結與計劃等等,每一項都需要精心撰寫。這些報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當然,我也知道這工作在領導那里是對工作成果的梳理與反思,對提升工作效率和預防類似問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它們確實占了我一些時間和精力。
03 管理標準的不清晰是另一個困擾
在實際工作中,我發現不同的安全工程師對某些安全標準的理解和執行存在差異。這種標準執行的混亂,不僅可能導致安全隱患的遺漏,還可能在團隊協作中產生不必要的摩擦,影響工作效率。
究其原因無非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咱們的安全工程師有不少都是從其他企業“挖”過來的,但是“挖”過來的人又往往注重學習新公司的程序文件,更多的是喜歡沿用過往公司的管理標準或者說個人的經驗。
04 安全工程師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
眾多的同事中,大部分都擁有本科或碩士學歷。大家都竭盡全力地展示自己的專業實力,以期獲得晉升。然而,晉升的空間有限,最高職位也就是 EHS 部長,年薪大約 稅前45 萬左右。這種激烈的競爭氛圍,讓人時刻不敢松懈。
05 工程改造項目的繁多增加了工作強度。因為自己還負責了新蓋擴項項目的安全管理,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不得不放棄許多周末和夜間的休息時間,而重要的工程改造項目甚至需要連續幾周的高強度工作。
06 安全事故的發生則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
由于公司實行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同時,政府的檢查也頻繁而嚴格,我們需要不斷準備各種檔案資料來應對。
雖然工作并不輕松,但我并不是在訴苦。我只是如實說出了在大廠做安全工作的幾點感觸。畢竟,公司給予待遇還是高于同行的,且離家也比較近,上下班只需要20多分鐘的車程,可以較好地照顧家人,我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