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大型企業的主要設備管理模式及特點
目前,國有大型企業的設備管理主要有三種模式。
(1)以全壽命周期管理為原則的綜合管理體系。即通過一定的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設備的規劃、設計、制造、選型、購置、安裝、使用、維護、修理、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整個壽命周期進行綜合的科學管理。這一模式即通常所說的設備綜合管理模式。大多數離散制造企業的設備管理以此模式為主。
(2)以點檢定修為主導的設備維修管理體系。點檢定修管理模式是在點檢制、預防維修的條件下,將檢修負荷壓到最低限、強化減少維修停機時間、實現可預測的均衡修理負荷的一種維修方式。目前在流程工業企業特別是冶金企業多采用這一管理模式。
點檢定修模式包含著定修和預防維修兩個維修方式的關系處理,定修關注的重點是均衡修理負荷,預防維修關注的重點是以合理維修周期時間為基礎的主動預防。而預防要付出兩種代價,一是按時間周期進行修理,維修負荷可能較大,二是維修引起的停機時間可能較多,只有在維修時間依據足夠科學的情況下,預防維修才是經濟性的修理。一般情況下,對流程型企業來說,由于生產工藝系統的連續性作業特點,使預防維修實行起來難度很大,所以,就希望能在一次必要的預先設定的停機修理中,盡可能使受到影響的相關設備(工藝系統或生產線)都同時進行檢修,以減少頻繁停機修理對生產造成的影響。這便是為什么將定修理解為在點檢制和預防維修前提下,追求可預測的均衡修理負荷的原因。
實際上,定修定的是時間周期,這個周期因流程型企業生產的特性,而被重要更換件的使用壽命所限制。所以就希望利用更換件被停機更換時的停機時間,去做一些相關設備的檢修工作,更換作業與檢修工作就都被視為定修的內容了。
實際工作中是不可能存在恰恰要停機更換零部件時,其他設備就剛好是需要檢修的,在停機更換零部件時所實施的檢修,也與預防維修一樣,可能只是一種預防性的檢修,它也可能造成非更換零部件的設備的過度檢修,而那些未修的設備,也不一定在下次更換零部件之前不產生問題。為解決這一新的問題,不得不以頻繁的檢查和監測來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
如果監測和檢查(被稱為點檢)能保證及時發現除更換件外的其他零部件的遺患或問題,也還是要進行修理或整改,要么帶病運行,要么停機修理。目前,這個問題是流程型企業維修活動中的主要困惑之一。
(3)以TPM為主導、結合點檢定修和綜合管理形成的設備管理模式。這一管理模式的主要問題是TPM管理的執行有效性。在那些實施TPM管理較好的企業,這一模式主要以TPM管理的基本方法為主實施管理。
概括來說,中國企業不管以何種設備管理模式為主,基本上是將多種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進行綜合應用的結果。企業追求的管理模式是全壽命周期管理+預防維修(PM)+點檢定修+TPM管理的基本模式的組合或有所側重。
據此,具有中國特色的設備管理模式可被描述為:以全壽命周期管理為原則、以點檢和預防維修為核心、以TPM為規范化管理基礎,對設備實行標準化管理和綜合管理。
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設備管理模式過程中,很多企業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探索,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和企業的快速發展,使企業管理處于不穩定狀態,管理組織和管理體系尚處在發展過程中,設備管理也不例外;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經過學習、引入和嘗試,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但尚處于與固有的管理體系及其思維方法相互融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中國的企業實際進行改造和創新;由于大型企業工藝流程復雜、設備種類多、數量大、新舊程度和技術水平差異較大,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要解決如何執行的問題,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