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讓國標固化你的思維
老良 - Samoretti
最近十多年,是中國EHS飛速發展的一段時期,各行各業的EHS管理似乎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從業人員的意識得到了加強,更多的EHS專業人員能夠就特定的話題進入深入討論,EHS服務需求越來越旺盛,更多的業界專家正在介入法規和標準制定過程。可惜的是社會大環境和商業規則等方面的缺陷也同時讓專家經濟學遍地開花,直接導致了EHS法規體系包括國家標準在內的紊亂,并大致大量的 EHS從業人員就國標的要求更加無所適從。微信等各種社交媒體里你是否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問題:
雨水溝和圍墻之間的距離有國標要求么?
新管道焊接完成,水壓試驗的壓力要什么要求嗎?
生產負荷增加,要做安全再評價么?
廢溶劑裝桶,可以裝滿么?是否有國標或行業標準要求?
氮氣站和主工藝區域之間的安全間距,需要遵循什么標準?
蒸汽管道巡檢,有國標要求么?
請教一下,二道門的設置是否有標準的要求?
今天要求公司上班,出門時左腳起步還是右腳起步,哪個標準有規定?
最后一個問題當然是玩笑,但是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如果沒有EHS國標或者相關的規定,大家似乎已經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了。越來越多的EHS人員被法規、國標、規定、通知等(以下統稱國標)固化了正常的思維,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天筆者不打算討論為什么會造成目前的尷尬狀況,而是就眾多的從業人員片面追問國標要求的思維邏輯,提出我的一些擔憂。
首先讓我們談談國標的好處。國標是對以往操作活動的經驗總結,它能夠幫助和指導年輕操作人員或無操作經驗的操作人員提供安全操作的參考。同時國標也是針對以往事故中吸取的經驗教訓的概括和總結。部分國標的編制還同時考慮了先進技術應用可能帶來的風險應該采取的應對措施。
我們必須同時認識到,在我們日常生產中使用國標來幫助指導安全生產時帶來的諸多局限性,這些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國標是對以往操作或事故的經驗總結,所以它缺乏前瞻性。國標沒有預警作用,無法告知設計或者操作不符合國標要求情況下可能帶來的新的風險或可能發生怎樣的事故。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溶劑裝桶,必須保證桶內至少保留5-10%的體積,不能裝滿。國標并不會告知溶劑桶裝滿后可能的泄露和火災風險。當技術發展,如果將盛裝溶劑的桶替換為柔性可伸縮的袋式容器時,是否需要保留5-10%的氣相空間呢?但是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往往被專家解釋為潛在的法規不符合。
國標提出了具體的設計或操作的要求,但是沒有解釋該設計或操作要求背后的理由或者曾經發生的故事和教訓的總結內容。某國標要求液氨的裝卸使用卸料臂,究其原因是某公司在裝卸過程中曾經發生過軟管破裂的事故,這樣的一刀切何其多。且不說軟管的破裂是不是因為設計不當、采購不當或者是由于操作不當,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如果軟管壓力等級設計合理、采購得當、操作人員經良好的培訓使用合理,軟管破裂的風險完全可以受控。使用軟管的潛在泄露點其實比卸料臂少,所以泄露的可能性反而小。使用卸料臂還存在操作不方便、維護相對困難、空間安裝要求高和改造困難等問題。
國標通常是基于現有的技術和運行建立的強制或者建議的做法,并不能為企業技術的發展提供指導。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大部分情況是企業驅動的,現有的國標和要求并沒有為大量出現的無人機、機器人、電子巡檢設備、無線信號傳輸設備的使用提供有益的指導和設計、安裝、操作使用和維護的指引。
國標的制訂和實施需要考慮大部分企業的現狀和符合性,以及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狀況,以保證標準能夠在絕大多數企業內得到經濟有效地實施。如果國標的要求導致絕大部分企業不能遵循,這樣的規定必定是不合時宜的。如果國標的實施導致大部分企業的成本積聚上升,競爭力下降,必然導致產業轉移和潛在的失業率上升。
過多過細的國標要求會削弱企業的主管能動性,束縛企業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和創新能力。有太多的企業為了應對專家的國標符合性檢查疲于奔命,完全沒有多余的精力進行安全研究和日常管理的完善。同時,行業正處于不見國標要求不知如何下手的尷尬現狀。
不同部門標準之間的沖突或造成大量的浪費。曾幾何時,環保部門要求將廢水處理廠釋放的味道(含微量的VOC)收集處理,安裝幾十萬的設備和大量的運行費用,只為了消減一年幾公斤的有機物排放。因為環保(廢水處理廠廢氣處理,VOC,地溝),類似的事件發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廢氣排放。工廠為工藝過程中的廢液或者廢水排放而設計的地溝,經常出現環保部門和安全部門要求相互矛盾的情況。
誠然,國標對于一些管理水平比較低、基礎薄弱的企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過多過細甚至相互矛盾的國標的提出和實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大大增加企業的運行成本、降低EHS管理效率,固化EHS專業人員的思維,不利于各行各業EHS創新和管理的發展。鑒于此,建議監管機構和EHS專業人士、行業協會就以下方面增進交流,攜手努力和改變:
不要試圖對任何事物或者EHS活動建立國標或標準。標準是對以往經驗和操作的總結,而新事物的創造、新技術的應用是行業內的企業和個人推動的,始終領先于標準本身。
理清國標或標準強制、建議、可選要求的應用邏輯。企業必須遵循的是國標中強制的條文,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程度、行業地位、品牌建設,自主決定是否遵循建議或者可選的國標要求。
方法總比問題多。同樣的問題,可以有很多解決方案以控制EHS風險。監管部門和專家要學會接受和認可不同的解決方案,要勇于承擔責任。
建立基于風險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和能力。新技術、新設備、新理念帶來EHS管理的新挑戰,但是所有EHS的問題都可以遵循識別危險、分析和評估風險、控制風險到管理風險的邏輯得到解決。
各級應急監管部門(部級/省級/縣市級)、企業、協會各司其職,國家級應急管理部門可以在協會的支持下建立思想和思路、提供方法論,省級管理部門負責協調、執行培訓,縣市級負責實施和反饋。
標準的建立、制訂和執行必須考慮經濟性、有效性和靈活性。考慮標準執行對行業的總體成本的影響、考慮不同企業的可執行性、允許同等效果的不同解決方案。
總之,國標總結了以往的良好的設計和操作經驗,但是同時必須清楚認識標準的滯后性以及缺乏前瞻性,它代表過去但不是未來。不要試圖讓國標管理企業的運行,固化行業人員的思維。希望監管部門和協會一起,幫助企業有效、經濟地實施國標的要求,控制企業運行的EHS風險,實現三方共贏。最后祈愿國標促進安全生產的良性循環。